賁門弛緩不能症(Achalasia)
(因賁門括約肌張力增加及下食道蠕動異常,造成食物無法順
利通過食道進入胃中,臨床症狀有吞嚥困難、及反流現象)
發生時間:高中二年級左右,開始感覺吃東西會有卡住的現象,而日漸消瘦。至今約十年。
發生原因:臨床上對於發生原因尚不明確,可能是先天性的特殊疾病也可能是時到神經細胞不明的神經
節係刀缺失所導致的。
當時處置過程:至腸胃科照胃鏡與超音波均未發現異常現象,以升學壓力過大而造成生理障礙為結論。
期間處置過程:由於有造成未明原因胸痛的現象,至心臟科檢查結果有點二尖瓣脫垂,但與食道機能無
關。
網路問診後,醫生建議至精神科就診已確認是否與壓力有關,在精神科就診的時間診斷
結果為焦慮症(當時逢家中父親的過世與工作不順而導致一些情緒上的障礙)加強迫症
(由於晚上睡眠時會有強迫自己偶吐的現象長達多年而利用行為療法治療),在精神科
醫生的藥物治療加上心理師的行為療法與諮商,其吞嚥困難的現象已有好轉現象。
弛緩不能症診斷過程:
2006年6月因長期咳嗽無法治癒,懷疑有氣喘問題(家族有氣喘病史)而至診所就診,經過幾次的檢查後醫生懷疑有胃食道逆流的現象而轉診至新竹馬偕醫院進一步檢查。在馬偕醫生透過內視鏡(胃鏡)檢查後發現賁門比一般人狹窄懷疑是弛緩不能的現象,於是進一步做食道的動態攝影已確定病因。
檢查報告出爐,目前我的食道底部呈現出鬆弛的現象,是由於食物長期間的堆積在食道所撐大的,而賁門所呈現的是鳥嘴的形狀,因此我的食物並未在胃裡而是在食道中,而是因為大量食物或水擠壓而讓食物慢慢的進入胃中,才不至於有營樣不良的現象產生。
報告出爐醫生建議有三種方式可以處理這個問題:利用降血壓藥物中的鈣離子阻斷劑強迫賁門擴張。利用內視鏡打肉毒桿菌在賁門迫使賁門鬆弛,但每三個月或半年要重打。利用氣球擴張術讓強迫賁門打開。醫生表示三種方式都並非最好的建議轉至長庚找"消化內視鏡專科"做專業的判斷。
我在長庚的日子:
2006年7月31日,第一次到長庚初診帶著花了近千塊的X光片和報告來到這個熟悉、傷心又陌生的地方。幸好這個經由介紹的醫生親切又風趣讓我放心不少。看了我的X光片和報告後醫生建議兩種治療方式(不過不管哪個方式我都失去躺著吃東西的權力了):
內科治療:利用內視鏡氣球擴張術強迫緊縮賁門裂開,使食物可以直接進入胃中,但這手術有可能會將
我的食道撐破,因為無法判定食道所能承受的壓力有多少,若破裂則轉至外科做進一步的治
療,但醫生表示目前他所做的案例中沒有撐破的個案。(賁門是否日後會再縮回未知數)
外科治療:轉介至原醫生所熟識的醫生為我治療,利用腹腔鏡打三或四個動進入腹腔將賁門括約肌畫幾
條線切開,讓賁門可以維持打開的狀態,此手術需要全身麻醉有麻醉的危險因子存在。
2006年8月9日,依照醫生安排檢查的日子我又來到長庚,已經禁食了20小時的我來到檢查是準備檢查"食道動力學",看看我的食道是否有正常運作蠕動,檢查的管線從鼻子進去就如同插鼻胃管般的放入我的胃中,不過由於我的賁門是狹窄的胃管始終無法進入因此無法確切的得知正確數據,但確定我的確是這個症狀。於是我來到內視鏡治療是準備玩玩汽球擴張術了,一進去就給我ㄧ針麻醉不過由於我食道中還有許多的食物,因此沒十分鐘我又出來了,醫生怕我會嗆到導致吸入性肺炎因此決定明天再做,因此我還是禁食中。
2006年8月10日我又來到長庚,今天幫我做的是我的主治醫生(原本昨天應該是他結果他臨時去開會),進去護士幫我打了點滴滯留針及麻醉,裝上心跳監視器和血壓測試之後,就ㄧ直叫我睡但我就是沒睡意啊!後來不知過了多久我漸漸的沒意識了,但在整個過程中我彷彿一直聽到護士叫我"不要用力""不要吞讓他流出來",後來我是怎麼被推出來的我沒什麼印象,不過醫生說我已經兩天沒吃沒喝了,因此幫我打了一袋點滴(食鹽水)(有生以來第一次打點滴)恢復一下體力。(我想我可以參加飢餓30,我整整48小時沒吃沒喝,飢餓30還可以喝水耶!)
沒多久我的意識慢慢恢復,護士來問我哪不舒服還說我在裡面一直都不睡一直說話,他們只好麻藥一直加直到我血壓掉下來才沒加藥的(奇怪我ㄧ點印象都沒有耶),打完點滴後其實還有一點昏昏的不過比之前好多了就回家囉!等下週再來!
回家後痛苦的才真正開始,醫生沒開任何的藥物包含止痛藥,由於我已經2天沒吃了所以連吃流質的都不太想吃,勉強自己喝一點牛奶我白目到竟然跑去吐,這一吐不得了左側背部肌肉拉傷,我除了傷口位置痛到不行連拉傷的地方也痛到不行而且還發燒,躺著痛、坐著痛、站著痛、震到也痛,整整痛了四天才好多了,痛到第二天我真的想去掛急診。

2006年8月17日,我回來做第二次的療程醫生聽到我發燒和痛到不行一直問我未闔不回去掛急診,他怕我是因為吸入性肺炎所導致的(那會死人的),不過半夜又要從新竹跑到林口去真的太遠了啦!!第二次照慣例打了點滴滯留針和麻醉後,奇怪這次我竟然還有點知覺耶,我又深深的感覺到內視鏡進入的不舒服及吐到不行的感覺了,真的還是醫生把我麻醉徹底我比較舒服,雖然迷迷糊糊的但至少不會有痛苦及不舒服,這次回家後就好多了,ㄧ點都沒有劇痛的感覺和發燒,也許是沒上次的傷口大吧!但我又吐了而且還感覺吞嚥困難,是心理作用嗎?

2006年8月21日回診,目前腹部的傷口還有一點痛以及還會有吞不下去的感覺,醫生表示痛是因為周圍組織的黏膜有些損傷所造成了,而吞嚥問題則是食道胃部的功能未完全恢復,在觀察看看開了兩週的要讓我吃吃看,兩週後再回診。
其中ㄧ瓶藥是糖漿,外瓶像"巴拉松"的罐子,喝起來濃稠的甜味,就像直接喝豐年果糖,真想來碗刨冰配著吃!!

PS:其實到現在我心裡還是想用外科的方式來處理我的病況,雖然要開刀住院但至少痛時有醫生護士
可以協助,而且也不用怕復發。哎!哎!哎!誰叫"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適逢鬼月",
況且在長庚人人都有個心理障礙在那呢?如果真的不幸復發我一定堅持用外科方式!!
全站熱搜